1,①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②教育技术的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③中国电化教育。
2、戴尔“经验之塔”基本内容和内涵
基本内容:1)能动的经验,即“做”的经验,包括三个层次。①有目的的直接经验,即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具体经验。②设计的经验,即通过模型、标本等间接材料获得的经验。③演戏的经验,指把一些事情编成戏剧,让学习者在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去获得经验。2)形象的经验,即“观察”的经验,包括五个层次。①观摩示范。②学习旅行,可以看到真实事物的各种景象。③参观展览。④电影、电视。⑤广播、录音、照片、幻灯。3)抽象的经验,包括两个层次。①视觉符号,主要指图表、地图等。②语言符号。
内涵:①最底层的经验即做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升,越抽象。这并非意味着所有的经验都需要一个由底层到顶层的过程,而是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与抽象程度。②教育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经验。③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④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教学更为具体、直观,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经验。⑤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为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够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⑥如果把具体经验看得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则是很危险的。
3、各种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①经典行为主义学习(巴甫洛夫、华生):人们的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相应的条件反射的过程。②新行为主义(斯金纳):A.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反应概率的变化。B.反应有两种:一是应答性反应(由刺激引发的反应),二是操作性反应(由有机体自发产生的反应)③学习应该是小步子、自定步调、积极反应、及时强化的,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核心观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学习是一个刺激和反应(S-R)的联结过程,行为的多次愉快或痛苦的后果会改变学习者个体的行为。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有杰罗姆.布鲁纳、戴维.保罗.奥苏贝尔等。核心观点:无论学什么,都要以形成认知能力为根本出发点。认知主义者关注了理解、技能与策略的掌握,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以及动机等几方面的问题。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有维果斯基、让.皮亚杰等。核心观点: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运用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得的。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有卡尔.罗杰斯。
4、教学理论的概念以及几种典型的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也被称为教学论,是研究教师教学行为及其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各种途径和方法的学科,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教学过程、教师与学习者、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和管理等。①赞可夫的新教学论体系原则。②布鲁纳的发现教学。③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④加涅的九段教学理论。
5、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香农-韦弗传播模式、贝罗传播模式
1)拉斯韦尔传播模式,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给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拉斯韦尔的“5W”模式是线性模式,即信息的流动是直线的、单向的。2)香农-韦弗传播模式(见图片)。
3)贝罗传播模式,SMCR传播模式。他认为传播的效果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和接收者(receiver)。
6、教育传播效果基本原理:①共同经验原理。②抽象层次原理。③重复作用原理。④信息来源原理。
7、系统科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步骤
系统科学理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被称为“三论”。系统论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控制论代表人物诺伯特.维纳。信息论代表人物香农(“信息论之父”)。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由其归纳总结出的三大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都是现代教育技术取得优化教育效果的重要理论基础。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①从需求分析中确定问题。②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③从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中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④实施问题求解的策略。⑤确定实施的效率。
8、教学设计的定义、一般模式以及其简要分析
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为根本目标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见图片)。
9、“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10、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11、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①认知领域,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知道(识记)、领会(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②动作技能领域,哈罗把动作技能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反射动作、基础性动作、感知能力、体力、技能动作、有意交流。③情感领域,克拉斯伍等人制定了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他们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五级:接收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个性化。
12、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①ABCD编写法,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学习者应该能做什么,即行为的变化。C条件(condition):说明行为的变化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②内外结合的编写方法。
14、教学策略的概念及其制定依据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而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教学策略主要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习者如何学的问题,是一种实际实施教学的程序。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①依据教学目标。②依据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③依据学科内容的客观要求。④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⑤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
15、奥苏贝儿“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贝儿认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主的。
16、加涅的九段教学策略
17、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
18、教学媒体最优决策模型:①矩阵式,用二维向量的矩阵式呈现教学媒体有关信息的分析模式。在矩阵式中以教学媒体的种类为一维,以教学功能及其他考虑因素为另一维,然后用某种评判尺度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②流程图,建立在问题表模型的基础上,将选择过程分解成一套按序排列的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一个问题,选择回答“是”或“否”,然后按逻辑被引入不同的分支。
19、教学评价形式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通常包括两个环节:①收集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关信息资料(收集方法:测验——认知类学习目标的学习成绩资料、观察——动作技能类、调查——情感类);②根据信息资料所反映的教学状况及时做出反馈(矫正性反馈、鼓励性反馈、帮助性反馈)。
20、“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及其原则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①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分歧。②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③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最好是一项真实的任务。④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选一的环境。⑤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⑥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参照过分细化的标准评价。⑦要求教学设计能够保证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学习资源、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等内容,以反映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⑧应该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以学习者为主体展开。
21、教学组织形式
22、教学媒体定义及其分类。教学媒体(instructional medium)是指在教学系统中,用于承载学习者从教师或教学环境中获得的知识或信息的载体。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可将教学媒体分为两类,①传统教学媒体,使用时不需要电源的教学媒体。如教材、挂图、黑板、模型和实物等。②现代教学媒体,使用时需要电源的教学媒体。如投影、电影、电视、程序教学机器、计算机和网络等。
23、程序教学系统是一种装有程序教材,能够显示问题,分析学习者的反应,指出正误,并提示下一步如何学习的系统。
24、多媒体教室的组成:①多媒体计算机。②多媒体投影仪。③多媒体集成控制器。④DVD播放机。⑤视频展示台。⑥摄像头。⑦功率放大器及音箱。⑧话筒。⑨电动银幕。⑩学习信息反馈分析装置。
25、微格教学的定义及其特点。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意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等。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视听设备,专门训练师范生或教师掌握某种课堂教学技能的方法。特点:①技能训练单一集中。②认识自我,反馈及时。③心理压力小,利于创新。④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⑤角色转换。
26、搜索引擎的定义及其常用的搜索引擎介绍。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收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常用的搜索引擎有①中文搜索引擎:百度(www.baidu.com)。②视频素材专用搜索:优酷网、土豆网、乐视网和爱奇艺等。③音频素材专用搜索:百度音乐、酷狗音乐等。
27、photoshop、QQ影音、会声会影、authorware、flash功能简介
photoshop是adobe公司出品的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图像处理软件,常用于广告、艺术作品、平面设计作品等的创作,利用photoshop可以对网页和三维效果图进行后期处理。①图层面板是用于创建、编辑、管理图层和为图层添加样式的工具,可以实现对图层的创建、重命名、复制、删除、调整顺序、隐藏与显示、锁定、对齐、栅格化、合并和设置图层样式等操作。②photoshop CS6的存储格式有PSD、JPEG(体积小而图像清晰)、PNG(支持透明的图像格式)等。③常用快捷键:空格+鼠标左键(移动画布)、Ctrl+“+”(放大)、Backspace(取消上一步选择)。
QQ影音可以实现对音频素材多余部分的剔除以及对其有价值部分的截取,同时,利用QQ影音可以对音频素材进行格式转换。
会声会影视频剪辑软件。MPEG是常用的视频类型,包括MPEG-1、MPEG-2和MPEG-4。AVI(音频视频交错格式)是常用的视频格式,兼容性好,图像质量好,调用方便,不足是尺寸有点大。
authorware是Macromedia公司(已被adobe公司并购)推出的多媒体呈现创作软件。采用基于图标和流程图的程序设计方法,具有强大的交互能力、丰富的变量和函数、大量的库和模板、跨平台的体系结构、高效的多媒体集成环境和标准的应用程序接口,能够将视频、音频、图像及动画等多种素材集成在一起并进行合理安排,形成交互性强、富有表现力的多媒体作品。
flash是adobe公司出品的一个矢量图形编辑和动画创作专业软件。flash能够将矢量图、位图、音频、动画和深一层的交互动作有机、灵活地结合在一起,创建出美观、交互性强的动态效果,具有较强的集成性和交互性,非常适合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28、多媒体课件的概念及其特点。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处理和控制的多媒体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的课程软件,是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够让学习者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习者的学习做出评价的现代教学媒体。特点:①表现力丰富。②交互性强。③共享性好。
29、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微课程及MOOC简介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通常认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是指由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教学视频,回到课堂后师生面对面交流,完成作业,分享学习成果与心得,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
移动学习是一种使用移动通信设备辅助学习者学习的全新的学习模式,是移动通信网、Internet辅助学习者学习技术与现代教育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移动性、高效性、广泛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微课视频是指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视频短片,是一种重要的微课程资源,它的时长一般在5-10分钟之间,其内容多为一个教学环节或者一个知识点的讲解,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演示实验操作或复习等。目前制作微视频的方式有三类:以摄像技术为主的微视频、由Flash动画、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资源转换而来的微视频、以录屏软件为主的微视频。录屏软件有很多,如:Camtasia studio、Bandicam、Adobe Captivate、屏幕录像专家等软件。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把以视频为主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免费发布到Internet上,供全球众多学习者学习。其突出特点是以小段视频为主传授名校名师的教学内容,及时测试与反馈促进学习者学习,并基于大数据分析改进教师与学习者的教与学。
30、智慧教室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智能空间技术等,集智慧教学、人员考勤、资产管理、环境智慧调节、调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学系统,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习来源:《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陈亚军、郭元辉、周晓庆
发表评论: